網頁設計之HTML5初級教學(6)-網頁語意三大元素使用方法
最後一堂關於HTML5教學,是要跟大家分享三個網頁語意元素~掌握好使用方法就可以達到SEO哦!
為何 HTML5 需要增加這些語意元素?
在以前 HTML4 的時代,大部分的前端工程師會使用<div>和<span> 兩個元素來進行網頁排版工作。但是因為網頁排版本身就有分成標題、選單、導覽列、側欄等區塊,而且不只兩種元素。因此常常看到有 <div id="header">、 <div class="nav">等元素搭配 id 和 class 的「延伸」用法,既冗長又麻煩。
因此在 HTML5 提供了一系列簡單俐落的語意元素(Semantic Elements)來取代,包括<header>、<nav>、<main>、<footer>等。像是 HTML4 的<div id="header">在 HTML5 上就可以俐落的使用<header>來取代。不但在寫法上看起來精簡,也讓 Google 的網頁爬蟲更快辨識到網頁的標題、內容、目錄等,因此也有增強網頁 SEO 的效果。以下就特別針對這些語意元素(Semantic Elements,也被稱為語意標籤,就是「有意義的元素」)來分別作說明:
<header>
header語意元素定義網頁的標頭,一般放置網站標題。
在 HTML4 中, header 元素的寫法如下:
<div id="header">
在 HTML5 就不用那麼麻煩,只要使用<header>標籤來取代即可達到效果。範例如下:
<!doctype html>
<html>
<head></head>
<body>
<header>
<h1><header></h1>網頁標題
</header>
</body>
</html>
以上在HTML5中代碼呈現結果為:
<footer>
footer語意元素使用時機很廣泛,一般都在網頁的最下方。
前端工程師整理以下資訊常常會出現在<footer>...</footer>標籤內:
-聯絡資訊
-隱私權政策 (Private Policy)
-社群連結 icon 按鈕圖示 (如Facebook、Twitter、IG等)
-服務條款 (Terms of Service)
-版權聲明 (Copyright Information)
-網站地圖 (Sitemap)
-聯絡資訊
-隱私權政策 (Private Policy)
-社群連結 icon 按鈕圖示 (如Facebook、Twitter、IG等)
-服務條款 (Terms of Service)
-版權聲明 (Copyright Information)
-網站地圖 (Sitemap)
<nav>
nav 標籤常出現在<header>標籤下方,或是最左、最右邊(有些部落格網站會這樣編排),標籤內容為網頁的選單、導覽。
最後,綜合本文的<header>、<footer>、<nav>標籤,呈現結果如下:
HTML5 各標籤 (header、nav、article、aside 與 footer) 在頁面上的位置
以上的頁面,原始碼如下所示:
<DOCTYPE! html>
<html lang="en">
<head>
<meta charset="utf-8">
<title>Basic html layout example</title>
</head>
<body>
<!--header-->
<header>
<h1>< header ><p>可放置頁面主要標題、LOGO 等</p></h1>
</header>
<!--nav-->
<nav>
< nav ><p>此網頁的導覽區塊</p>
<ul>
</ul>
</nav>
<article>
< article ><p>內容區</p>
<section>< section ><p>網頁內容的區塊-1</p></section>
</article>
<aside>
< aside ><p>側邊欄位可放置額外資訊、相關連結等</p>
</aside>
<!--footer-->
<footer>
< footer ><p>頁腳處,可在此聲明版權、使用規範等等</p>
</footer>
</body>
</html>
| HTML5新增元素目錄:
|
更多閱讀:
網頁設計之HTML5初級教學(7)-Drag & Drop機制上篇
網頁設計之HTML5初級教學(1)-七大內容模組介紹
專家不藏私HTML5教學之1-想要網頁舒服好閱讀,排版是關鍵
程式課程選達內,美上市IT課程教育集團
把握網路行銷課程「KISS 原則」讓0-99歲的人都愛上你的網站
人工智慧即將改善消費者在門市的購物體驗!
SEO優化絕招:利用微數據增加能見度!
